信阳毛尖,一个让茶叶爱好者陶醉的名字。它源于河南省信阳市,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。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复杂,采用不发酵工艺制作而成,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让人向往。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。首先,采摘新鲜的茶叶是必不可少的
接下来是生锅,这个工序起杀青和初揉作用。把细软的竹枝扎成圆帚,轻轻翻挑青叶,经3~4min,待青叶软绵后,用把尖收拢青叶,裹条轻揉,动作由轻、慢逐步加重、加快,不时挑动抖散,反复进行。
熟锅是做形、发挥香气、增进滋味的关键工序。仍用茶把操作,以把尖团转茶叶,继续以“裹条”为主,不时挑散,反复进行,赶直茶条。茶条稍紧,互不相粘时,改用手直接“理条”,直到茶条逐渐紧细、圆直、光润的外形。
初烘和复烘是两个重要的环节。初烘又称“打毛火”,将熟锅陆续出来的6~7锅茶叶(1.5~2千克)作为一烘,尽快上烘,散发水分,固定外形。手抓茶条,稍感戳手,但嫩茎折不断,色泽鲜绿,稍有清香,即可下烘。含水量为15%左右。
摊凉是茶叶制作的重要工序之一。初烘后茶叶,在室内及时摊凉1小时左右,厚度30厘米左右。
最后是复烘,俗称“二道火”。火温60℃~65℃。每烘摊叶量2.5~3kg左右,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。待茶条固定,嫩茎可折断,手抓茶叶感到戳手,手捏茶叶即成碎末,方可下炕。复烘30min左右,至茶叶色泽翠绿、光润,香气清高,含水量6%~7%。
信阳毛尖的品质特征:
信阳毛尖的色、香、味、形具有独特的个性,颜色鲜润、干净,不含杂质,香气高雅、清新,味道鲜爽、醇香、回甘,从外形上看则匀整、鲜绿有光泽、白毫明显。
信阳毛尖茶外形细、圆、光、直、多白毫,色泽翠绿,冲后香高持久,滋味浓醇,回甘生津,汤色明亮清澈。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、黄绿或明亮,味道清香扑鼻,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、混浊发暗,不耐冲泡、没有茶香味。